在鐵基胎體配方中,銅(Cu)和鎳(Ni)的比例調整對胎體性能有顯著影響,主要體現在硬度、抗彎強度、耐磨性以及對金剛石的把持力等方面。以下是根據最新研究和實踐總結的優化建議:
1.銅(Cu)的作用
降低燒結溫度:銅的加入可以降低胎體的燒結溫度,減少能耗。
改善潤濕性:銅能夠改善胎體對金剛石的潤濕性,增強胎體與金剛石的結合力。
提高強度:適量的銅可以提高胎體的抗彎強度。
2.鎳(Ni)的作用
增強耐磨性:鎳能夠顯著提高胎體的耐磨性和硬度。
細化晶粒:鎳的加入可以細化胎體的晶粒結構,提高其綜合機械性能。
提高抗彎強度:鎳的加入可以提高胎體的抗彎強度,但需控制添加量。
3.銅和鎳的比例調整
推薦比例:在鐵基胎體中,銅的添加量一般為3%-8%,鎳的添加量為1%-5%。
最佳配比:根據實驗結果,當銅和鎳的總添加量在5%-10%時,胎體的綜合性能最佳。
銅:3%-5%
鎳:2%-3%
具體應用:
硬度要求高:適當增加鎳的比例(3%-5%),減少銅的比例(2%-3%)。
耐磨性要求高:銅和鎳的比例可以調整為4%和2%。
燒結溫度要求低:增加銅的比例(5%-8%),減少鎳的比例(1%-2%)。
4.注意事項
孔隙率控制:過多的銅可能導致孔隙率增加,降低胎體的致密性,因此需嚴格控制銅的添加量。
成本控制:鎳的價格較高,因此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,應盡量減少鎳的用量。
燒結工藝:燒結溫度和氣氛對胎體性能影響顯著,建議在820℃-900℃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燒結。
通過合理調整銅和鎳的比例,可以優化鐵基胎體的性能,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