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石工具的胎體是指包裹和固定金剛石顆粒的金屬燒結體,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機械和化學結合的方式,將金剛石牢固地鑲嵌在工具中,使其能夠在切割或磨削過程中穩定工作。胎體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金剛石工具的使用壽命和切割效率。
胎體的主要功能
支撐和固定金剛石:胎體通過機械錨固和化學鍵合的方式,將金剛石顆粒牢固地包裹在其中,防止其在切割過程中脫落。
提供耐磨性和韌性:胎體材料需要具備足夠的硬度和韌性,以承受切割過程中的高應力和磨損。
熱膨脹匹配:胎體的熱膨脹系數需與金剛石相近,以減少熱應力對金剛石的損傷。
胎體材料的選擇
金剛石工具的胎體材料通常由金屬粉末通過燒結工藝制成,常見的材料包括鐵基、鈷基、銅基合金等。近年來,鐵基合金因其成本低、環保等優勢,逐漸成為主流選擇。
鐵基合金:通過添加銅(Cu)、鎳(Ni)、錫(Sn)等元素,可以優化胎體的硬度和韌性。
鈷基合金:雖然鈷基合金具有優異的性能,但由于鈷價格昂貴且稀缺,使用逐漸減少。
銅基合金:銅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低熔點,適合與其他金屬合金化。
胎體材料的性能優化
硬度與韌性平衡:胎體硬度需達到一定標準(如HRB85-100),同時通過添加延展性元素(如Cu、Sn)和控制燒結冷卻速率,避免胎體過于脆性。
界面結合設計:通過添加活性元素(如Ti、Cr),在金剛石表面形成碳化物(如TiC、Cr?C?),增強金剛石與胎體的化學鍵合。
燒結工藝:燒結溫度和氣氛的選擇對胎體性能至關重要。通常采用800-950℃的燒結溫度,并使用還原性氣氛(如H?、N?-H?混合氣)以防止氧化。
應用實例
在金剛石大刀頭的設計中,胎體材料通常以鐵基合金粉末為主,通過添加Cu、Cr、Mo等元素優化性能。同時,通過控制燒結溫度和氣氛,實現胎體的致密化和金剛石的保護。
綜上所述,金剛石工具的胎體是工具性能的關鍵組成部分,其材料選擇和工藝設計直接影響工具的使用壽命和切割效率。